期间,记者到屏南白水洋玩水、鸳鸯溪看鸟。
宁德山青水秀,背山临海,广阔的山地盛产茶叶、食用菌、四季柚、槟榔芋、晚熟荔枝、晚熟龙眼、油柰、无核柿、板栗等;海产品大黄鱼、石斑鱼、对虾、二都蚶、剑蛏等更闻名遐迩。 宁德究竟有多少“都”? 国庆节当天亲友一行7人往目的地进发,车行沈海高速公路漳湾出口,拐至宁屏公路,车上的人议论最多的话题便是:宁德咋有这么多“都”?
经三都澳(三都)六都、七都 ,到八都停车吃饭。问当地人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回答这些疑问。过了九都,汽车一头扎进盘山公路,不到一小时就抵达屏南县城。当时,县上的朋友请客,席间记者再问起“都”的问题,这位朋友抓抓头皮也答不上来。但他说,宁德以前有几十都,屏南在古时候就是“三十四都”。
这“都”实在得让人头皮发麻。于是,上网查找,得到一个简单的回答:二都、三都、六都、七都、八都、九都是现在仍叫的老名字。现在的宁德市蕉城区是原来的一都,漳湾是四都,五都是洋中镇 ,霞蒲以前叫十都。
究竟有多少“都”?那里的先人们是不是梦想在这山青水秀的地方建“都”?查了宁德的政府网站没任何解释,问宁德的朋友,朋友再问朋友也说不知道。或许,就像这块土地上的老祖宗,他们孩子生多了懒得取名,就老大、老二、老三…….顺口叫下去。
也许,取名者无意,听都有心呢。但一个地方如果要“举全市之力打造旅游品牌”,这种浅见的“文化”是不是该挖一挖? 错过看“鸳鸯”是一种功德
因为每年秋季有上千只北来的鸳鸯在屏南县东北部的一条十几公里长的深山溪谷里过冬,所以便有了浪漫的“鸳鸯溪”名字。“鸳鸯溪”我国目前惟一的鸳鸯保护区,屏南也因此被称为“鸳鸯之乡”。去鸳鸯溪是为了看鸳鸯,记者的想法与大多数从各地不分青红皂白赶来的人一样。
大汗淋漓地塞在那条陡峭的山道上,目光所及只是密不透气的树林。走到第一个瀑布时,遇到一群往回走的人,他们气喘如牛地警告我们这些后来者,要走完鸳鸯溪,把几个瀑布全看了得花上五六个小时。而且大家都赶早了,这个时候没有鸳鸯看。有人一听,掉头往回走,有的人认为既然来了,爬爬山也好。
回到县城宾馆,恰遇屏南二中在这里开建校八十周年的校友会。提及没见到鸳鸯,一位年逾七旬的老校友,他感慨不已:“爱情故事听多了吧,想找感觉了。”老校友说,当年他在附近教书时,鸳鸯不是什么稀罕物,3元钱买一对要煮要烤随你便。当然,现在鸳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了。
“烧烤鸳鸯”和焚琴煮鹤一个道理,且不说是如何的大煞风景,但可以想像当年的“琴”和“鹤”一定不少。如果不多,舍得劈“琴”为柴用来煮“鹤”吗?如果不是因为人类的贪婪和肆无忌惮的掠夺,许多动物要前面加个“国家保护”4个字吗?
这个时候看不到鸳鸯,或许这个承载无数凄迷爱情故事的精灵,更需要在独立的天地间呢喃细语。而对于游客,错过未尝不是一种功德。爬爬山也是一种现在看来有点奢侈的好运动。
“请不要怀疑山区人的善良” 故事一:2日下午5时许,一辆往白水洋出来的厦门轿车冲出公路一头栽进稻田,车上乘员轻伤。
从屏南到九路是几十公里的盘山公路,新手一般不敢独行,老驾驶员开车也得小心谨慎。然而,这名旅客出事的地点却是在一处看来相对安全的平路上。
记者想起一个故事。二战后,英国军方得出一个惊人结论:大部分飞机不是被密集的高射炮和敌方的飞机打下去的,而是在降落时失事的。因为在空中格斗时,飞行员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能使尽浑身解数与敌周旋,所以不容易出事。而往往返程时,飞行员心理放松了,却不知危险正在眼前,所以把这种事故称作为“虚假安全”。
眼下,自驾游的人与日俱增,希望大家互相提个醒,莫被“虚假安全”迷惑。
故事二:一到黄金周,各大论坛就会贴出诸如“中国十大黑景区”“史上最猛的宰客旅游区”贴子。许多游客因此也杯弓蛇影起来了,与景区的小贩们斗智斗勇成了旅客的“必修课”。
他叫老张,来自江西。前天上午,老张夫妇在白水洋的摊子上买了一公斤弥猴桃,老张夫妇料定小贩会在秤杆黑了他们。提着弥猴桃挨个摊子过秤,结果一样:没有短斤少两。
老张急了,认为所有的小贩可能联手坑他。于是,夫妇两个一前一后堵着一名瘦小的摊主“论理”,内容当然是恐吓语言。这名摊主是一位大姐,她急得眼泪直打转说:“如果这里不是景区,我请客都没事。你们这么远来是客人,我们会害你吗?”
“请不要怀疑山区人的善良。”有游客见此奉劝,老张夫妇脸红而去。在一些知名的老牌景区,宰客现象屡见不鲜。曾有外省某大牌景区的人得意地叫嚣“到这里不被宰就不算来了。”但景区管理有宽严,人也有善恶。
在回程中,“请不要怀疑山区人的善良。”这句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
(作者:福州晚报记者 雷岩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