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县是地处福建省东北的一个山区县,历史文化在这方土地方有着丰富的积淀,境内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众多。尤其是贯木拱廊桥,更是堪称中国一绝。
屏南属丘陵地带,境内山高林密,溪涧纵横,古代交通
为不便。来自中原的屏南先民中的桥梁工匠,根据屏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林木资源丰富的特点,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选择经得起风雨侵蚀的杉木作为建筑材料,在屏南境内建起了50多座木拱廊桥面,大大改善了屏南的古代交通。
折线型贯木拱廊桥,又称叠梁式风雨桥,俗称“厝桥”。是用两组共86根圆杉木作为纵梁(其中一节苗18根、二节苗16根、三节苗16跟、平苗18根、边平苗18根)与10根横串梁木(俗称牛头)以榫卯衔接,构架成八字形拱架,然后在拱架上横铺木板为桥面,再在桥面上盖以4柱9檩穿斗式构架的桥屋。整座桥不费寸钉片铁,只凭榫卯衔接,结构严密,建筑稳固,桥底拱而桥面平,其建筑工艺独具匠心,巧夺天工,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桥梁工匠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这种如桥似屋的独特建筑,形似宋代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但与虹桥相比,建筑风格已由捆绑结构发展为榫卯结构,而且还增加了精美的桥屋。桥屋正中是一条长廊式通道,两边铺设长木为凳。桥屋的梁上用墨书文字记载建造年月、桥筹建者、捐款人和建桥工匠的姓名,有的还书写着对仗工整、富有诗情画意的对联。这种贯木拱廊桥既变溪涧为通途,又是旅客途中乘凉歇息、躲避风雨和观光游览的胜境。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其高超的建筑艺术令中外专家叹为观止。它将成为我国桥文化的瑰宝而载入史册。
在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1986年版)中,记载的我县木拱廊桥有千乘桥、龙井桥、溪坪桥等3座。在唐寰澄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中,记载的屏南木拱廊桥有万安桥、千乘桥、龙井桥、溪坪桥等4座。据有关部门调查,全国现存木拱廊桥仅100多座,主要分布在闽东北和浙西南地区,闽东各县市共有54座。屏南境内现有贯木拱廊桥有13座。是全国现存木拱廊桥数量最多的县份之一。
屏南的木拱廊桥最早的始建于宋代,其余分别始建于元代、明代和清代,现存的木拱桥都经过历代多次重建或重修,得以保存至今,据有关村史、桥碑记载,始建于宋代的有万安桥、千乘桥、龙井桥、广利桥;始建于元代的有广福桥;始建于明代和清代的有百祥桥、龙津桥、金造桥、清晏桥、惠风桥、锦溪桥、陆地桥、樟口桥。
千百年来,这些凝结着我国造桥工匠的汗水和智慧的古代贯木拱廊桥,变天堑为通途,连接了无数深山古道,为改善山区交通做出了很大贡献。今天,这些古桥梁的精品又将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展示着华夏昔日的辉煌,同时,贯木拱廊桥梁上的文字记载和古桥碑记又为桥梁专家对桥的发展史和桥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字依据。更为可喜的是,人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有关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对贯木拱廊桥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为发展闽东的旅游业留下珍贵的旅游文化资源。

白水洋旅行住宿首推客栈--城南壹号.自驾者之家版权所有。 客栈电话0593-3333001 客栈淘宝店http://bsy001.tao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