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水洋溪床
鸳鸯溪瀑布
热爱闽东“亲水游”的游客必然熟悉“白水洋”这个名字。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世界稀有的浅水广场,可以欣赏极具科学性和观赏性的稀有地质遗迹,可以感受完美质朴的生态环境,可以体味源远流长的人文景观。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吴仪实地考察后,对它赞赏有加,并题词:“景观奇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至立也在考察之后,欣然题词“天地造化,举世无双”;省委书记卢展工曾赞其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
凭借其优美独特的自然景观,白水洋景区迅速地崛起,成为福建省最有分量的旅游名片之一。2005年6月,白水洋被省国土资源厅批准成为“省级地质公园”;2005年9月,它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9年1月,白水洋和鸳鸯溪一起,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2008年,白水洋与太姥山、白云山一起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迈出了走向世界级风景名胜的重要一步。
天地造化白水洋
白水洋地质公园身处屏南境内的鹫峰山脉中段,位于屏南、周宁、政和三县的交界处。公园包括白水洋、宜洋(即鸳鸯溪)、水竹洋、双溪和棋盘顶等五个景区,总面积达77.34平方公里。
白水洋四面青山环抱,群峰叠翠。在层峰簇拥中,白水洋尽显雍容华贵:平坦的岩石河床由一石铺就,面积8万平方米,净无沙砾;其中最大的一块岩石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最宽处182米。溪床布水均匀,人行其上,水仅没踝;阳光下波光潋滟,一片白炽。2003年,省著名书画家、诗人游嘉瑞写诗称赞:“白水洋何壮,烟波十里长,谁将岩一片,铺取作溪床。”
白水洋分上、中、下三洋,又称“十里水街”,每段洋面的景观的风姿各有不同。经国家建设部论证,白水洋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稀有浅水广场。白水洋的地质经专家初步考证为火山熔岩,当时由于地壳运动,部分地段有花岗岩侵入,河床底部岩石由于横向节理比较发达,在水流的长期冲刷下,形成了今天这种奇特的地质景观。白水洋的地质地貌虽不复杂,但形成这种地貌的原因却十分复杂,至今尚无一种科学而准确的说法,故被称之为“天下绝景,宇宙之谜”。
白水洋宽阔平坦,洋上可骑自行车,可驶汽车。洋上有宽近百米的折水弧瀑,又有近百米的水上滑道,赤身冲浪不伤肌肤,是天然的冲浪场所和水上游乐场。盛夏时分,游客尤其多。他们或慢行于洋面之上,享受溪水轻缓流过脚背的冰凉温柔之感,或嬉戏玩耍,享受水石与肌肤相亲的酣畅淋漓之感。累了,还可横卧于青石上,任溪流穿行,山风涤荡,妙不可言。
屏南县每年八月均在此处举办2万人参与的群众水上运动会,热闹场面更是妙极。水上舞龙、鸳鸯板竞走、水上拔河、跆拳道表演和百米赛跑等,吸引不少游人前来观赏。
深峡幽境鸳鸯溪
鸳鸯溪是我国目前唯一的鸳鸯鸟保护区。鸳鸯溪溪长14公里,附近山深林密,幽静而清净,是鸳鸯栖息的好地方。每年秋季有数百上千只鸳鸯从北方飞来越冬,于是这一带的溪流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发现鸳鸯的踪迹,鸳鸯溪也因此得名。
鸳鸯溪奇特的沟谷断崖地貌,形成了数以百计的瀑布,是我国瀑布最多的风景区之一。
从览胜台上望去,“小壶口瀑布”尽收眼底。瀑布击水力量巨大,其声如雷贯耳,水雾苍茫,升腾近10米,酷似黄河的壶口瀑布,因此被称为“小壶口瀑布”。在瀑布旁边的岩石上,书法家朱以撤所题的“仓潭雄瀑”四个字苍劲有力。
鸳鸯溪最秀美的瀑布应属“青蝶漈”。青蝶漈的整个瀑布略呈斜形,因为流水不是一泻而下,而是沿着斜坡跳跃奔腾而下,可谓飞花溅玉,犹如凌空抖落万斛珠玑,所以又称“珍珠瀑”。站在河滩上从右侧仰望,瀑布中段突出的岩石象一尊头像,一股水流正巧从其头顶柔顺地流下,像是一个姿态优美的女子正在沐浴。青蝶漈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位叫倪青蝶的姑娘,发现了一种可以染布的颜料——“青”,并掌握了取青、染布的技术。好心的青蝶姑娘把技术传给了村里人。青蝶姑娘曾在青蝶漈的上游修建了两口滤青的青池,后来,村里人为了纪念青蝶姑娘,就把这个瀑布叫做“青蝶漈”。
风格最为独特多变的是“百丈漈”。丰水时节,百丈漈只有一重气势磅礴的瀑布,一泓直泄。站在瀑布底下的潭边向上望去,只见风卷云舒,气象万千。遇到枯水季节,百丈漈似有三重瀑布,水帘飘洒,若烟若雾,似真似幻。
百丈漈的奇景亦获得世人的推崇。清朝宜洋武举张朝升就将“漈水成烟”列为“宜洋八景”之一。有诗人赞其景为:“万绿丛中雪浪飞,惊涛荡谷似沉雷。潭边仰望千寻瀑,疑是游龙下翠微。”
紧锣密鼓迎“申世”
尽管白水洋景区已经在业内载誉累累,但是,“世界地质公园”的高含金量和严格标准还是令人不敢掉以轻心。自白水洋景区参与“申世”以来,屏南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准备工作。今年以来,随着“申世”进入攻坚战阶段,“申世”工作的开展更加紧锣密鼓。县政府先后五次召开县长办公会、专题协调会等会议,全面部署相关工作。县长吴毅荣数次率队赴京汇报,与有关部门、专家学者沟通,争取最大力度的支持。
为了学习国内世界地质公园的建设经验和管理模式,屏南县专门组织人员,先后奔赴外省学习自贡、龙虎山、三清山等景区的申报和建设工作经验。同时,还邀请了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国家地质公园评委、旅游地学专家陈安泽教授等权威专家深入景区考察,为白水洋的“申世”工作号脉。
为了确保建设工作如期落实,屏南县制定了工作详规,列出13个具体项目,并落实责任制,明确这些项目都必须在今年5月30日前完成。
到目前为止,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投入资金3.2亿元,建成白水洋至宜洋(鸳鸯溪)15.5公里的旅游公路,建成环白水洋、环五老峰、环马鞍山、环宜洋景区23公里的步游道,建成景区管理中心、游客服务中心、地质博物馆、游客集散中心、大型生态机动车停车场、观景亭台及景区内各类标识标牌系统等配套设施。
此外,宁武高速公路双溪互通口至白水洋的二级路建设已经开工,5月1日前完成路面铺设;投资1850万元的鸳鸯溪百丈漈竖井电梯工程进展顺利,已于5月1日投入使用;白水洋入河口观景台及防汛仿木栈道的建设项目的主题工程也已经完成;观景栈道、旅游步道改造、景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等项目也在5月前完成。
在“申世”工作即将进入倒计时阶段之际,屏南县决定全力冲刺。不仅政府有关部门将提高汇报频率,严格督促各工作小组完成任务,还将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强景区及沿线地区的环境整治工作。全民“申世”的热烈气氛也在不断积累之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专家评委将于6月赴宁德实地考察,8月在泰山召开评审会议。“申世”工作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凭借着景区独有的风姿和坚实的基础工作,屏南的人民对白水洋的未来,对三地携手“申世”的前景,充满信心。
屏南县白水洋鸳鸯溪风景区管委会主任陈少锋认为,宁德“申世”,势必提升屏南旅游形象,扩大品牌影响力,并进而助力全县旅游产业获得可持续发展。他展望:“通过三个景区的紧密协作,合力攻坚,我们力争一次性申报成功。”
来源:宁德网 作者:彭娟/文 刘岩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