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间列表 | 订房指南 | 入住须知 | 在线订房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客栈春秋
·白水洋旅游住宿首推客栈城南壹... 2014-06-26
·白水洋门票团购二维码--白水洋... 2013-06-19
·城南壹号全楼WIFI覆盖咯~白水... 2012-07-09
·白水洋优惠门票~手机来淘宝吧~ 2012-07-01
 探寻屏南
·白水洋攻略 福州至屏南白水洋...
·舌尖上的白水洋美食--白水洋旅...
·白水洋自由行推荐 屏南漈下村...
·屏南白水洋导游词~图文攻略20...
·绝美的屏南鸳鸯溪瀑布
 畅游天下
霸气攻略来啦!... 15个旅行中必须... 泉州咖啡馆
霞浦自由行[嵛... 海峡旅游通票开... 福建省旅游景点...
宁德三都澳自助... 张三丰 其人其... 福州自驾大全
白水洋、闽东北...
 城南杂谈
·纵横谈之51:5大“黑色时间”...
·纵横谈之50:三十而立 西藏旅...
·纵横谈之49:丽江小记
·纵横谈之48:冥想 感受自然
·纵横谈之47:福州仓山老洋房
 驴友行记
·闽南方向自驾游白水洋攻略 厦...
·白水洋门票优惠政策 白水洋攻...
·屏南县城公交路线 白水洋攻略
·闽南方向自驾游白水洋攻略
·屏南县城交通线路--白水洋攻略
查看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查看信息

 
最美乡村游~屏南行记

这次十月的旅行,经历了被放鸽、假期变动、火车票等等波折之后,从最初计划的丝路胡杨之旅,最终转移到千里之遥的闽北浙南。

行程:
D1:上海—<火车D3101>—福州
D2:福州(西禅古寺)——屏南县——长桥村(万安桥)
D3:长桥村——屏南县——漈头村(古村,鲤鱼溪)——寿山白玉村(龙井桥)——屏南县
D4:屏南县——棠口乡(千乘桥,八角亭,林公殿,姑娘厝,夫人宫,“潘美顾医院”旧址和“淑华女子学校”旧址)——岭下(广福桥、广利桥,三教堂)——双溪镇(瑞光塔)
D5:双溪镇(迎恩桥,文庙)——政和——丽水——松溪
D6:松溪(延庆寺塔)——丽水——青田(塔山)——丽水—<火车K8424>—上海

插图:每个人心里一亩田~~~

在放假开始的前几天,买不到出发的火车票,做好了家里蹲的准备,没想到竟然在学校论坛上看到有人转让到福州的火车票。一经调查,发现此行目的地也可经由福州前往……10月1号,上海的雨淅淅沥沥的下,阅兵式还没结束,赶紧上路了。

 

乘新开的动车,由沿海铁路从上海到福州,火车的速度好像是过了宁波才真正快起来,车内显示屏常常显示出251km/h的数值。进入福建已是黑夜,没能在火车上看到传说中的海岸滩涂,遗憾。

第二天一早在福州有三个小时,去了趟西禅古寺。

据说西禅古寺始建于唐,历经千年风云,屡兴屡费,“寺内名胜古迹甚多,有传说梁代王霸升天之冲虚观及白龟吐泉遗址,有唐开山祖懒安禅师《塔内真身记》石碑、唐慧稜禅师塔、唐七星井、弘一大师放生池碑,还有雪庵禅师朱底金字百寿屏、康熙御书《药师经》、寺僧刺血撰写的《法华经》、《楞严经》等。”,而我看到的殿宇宝塔明显都是新近修建的,除了那一眼大口的古井。

登上五百罗汉堂,看浮云之下、山峦环抱的福州城,心旷神怡

与上海相比,福州有着浓烈的南方气息。
初秋时节,街边仍然绿树成荫,红花绽放。

从福州乘车去屏南,途中路边山头上一座古塔

4小时候到达屏南县城,转乘小巴去长桥。

这个小镇之所以叫做长桥,是因为那里真的有一座很长的廊桥——万安桥,我国现存最长的贯木拱廊桥。

该桥始建于北宋,将近百米。

桥正中石墩上有一嵌入桥墩的石碑,碑文云:弟子江稹谢钱一拾三贯又谷三十四石,结石墩一造,为考妣二亲承此良因,又为合家男女及自身各乞保平安。元佑五年   (1090年)庚午九月谨题。

长桥长

桥头有座悟空庙,供奉着孙悟空。三尊悟空神像,竟然是有着微微发福的肚腩、腰缠古代官员的腰带、表情严肃的,与印象中顽皮敏捷的孙猴对比鲜明……庙中有对联曰:“大而称圣堂堂正气壮山河,天可许齐凛凛威风昭明月”。

悟空像对面有戏台,前来朝拜悟空的老人说这里有时有戏看。

雕梁

庙边上有老屋,其中一幢门头写着"屏南县人民政府",看来这里曾是重镇。

通往桥头的路上,农民们在晒稻谷。

长桥村有很多老屋,有飞檐翘角不知建于什么年代的高墙老宅

也有貌似文革之后的。
不知道这个“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什么年代的。

----------------------------------------
长桥的花

彼岸花,石蒜、曼殊莎华

长桥的狗

长桥村的老人,在某个仅剩木架的门口

长桥上的小孩

----------------------------------------

第二天来到距离县城不远的双溪,一个有着许多古朴老宅的村子。
这幢老宅门前立着雕刻过的石块,可能是拴马的?

----------------------------------------
老宅

----------------------------------------
鲤鱼溪在村中穿过

有的鲤鱼很肥

----------------------------------------
有女人在溪边洗衣物,身后的溪岸上长着一棵开花的树,是大朵的粉红的花。
女人说是梧桐花。

下午到寿山乡白玉村,从公路边长满杂草的山坡爬上去,翻过山岗,去看龙井桥。
多亏了白玉村的彭医生,否则这座与世隔绝的廊桥,我们一定很难看到。

山岗上看白玉村

遥望龙井桥——那遗世独立的寂寞空灵,深谷之清幽,比起以前看到过的泰顺三条桥、寿宁杨梅洲桥,都更令人感叹。

龙井桥为我国东南十五险桥之一,位于寿山乡白玉村至黛溪镇康里村的古道中,始建于宋、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建,耗银一千三百一十九两,足见工程浩大。光绪十四年重修。该桥建筑在峡谷两边的绝壁之上,桥面距水面高度19.5米(2000年因下游园坪电站建水库,水面升高,目前桥面至水面高度仅为6.2米)。东端桥堍仅由两根石柱支撑,建桥工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其桥身造型被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编的《中国桥梁史》作为插图。

该桥地势险峻,两岸均为悬崖峭壁,东端桥堍仅由两根插入石壁的石柱支撑,桥下波涛汹涌,如龙喷雾,人称“龙井”,龙井桥因而得名。传说当年建桥时,木工在桥屋顶上俯视桥下惊险万状,不敢立足锯檐板。后在观音菩萨的启发下,用雨伞倒挂在两边以挡视线,才得以完工,故桥中神龛祀奉观音。

----------------------------------------
从山上回来,谢过了彭医生(真是好人,不仅给我们指路,还让我们把包放在他家轻装上路,临走还留我们吃饭、给我们一袋水煮毛豆……),在公路边拦车回屏南县城。

第二天早晨到棠口,看见千乘桥,拙朴、气派而秀丽

龙井桥为我国东南十五险桥之一,位于寿山乡白玉村至黛溪镇康里村的古道中,始建于宋、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重建,耗银一千三百一十九两,足见工程浩大。光绪十四年重修。该桥建筑在峡谷两边的绝壁之上,桥面距水面高度19.5米(2000年因下游园坪电站建水库,水面升高,目前桥面至水面高度仅为6.2米)。东端桥堍仅由两根石柱支撑,建桥工艺高超,令人叹为观止,其桥身造型被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主编的《中国桥梁史》作为插图。

该桥地势险峻,两岸均为悬崖峭壁,东端桥堍仅由两根插入石壁的石柱支撑,桥下波涛汹涌,如龙喷雾,人称“龙井”,龙井桥因而得名。传说当年建桥时,木工在桥屋顶上俯视桥下惊险万状,不敢立足锯檐板。后在观音菩萨的启发下,用雨伞倒挂在两边以挡视线,才得以完工,故桥中神龛祀奉观音。

----------------------------------------
从山上回来,谢过了彭医生(真是好人,不仅给我们指路,还让我们把包放在他家轻装上路,临走还留我们吃饭、给我们一袋水煮毛豆……),在公路边拦车回屏南县城。

第二天早晨到棠口,看见千乘桥,拙朴、气派而秀丽

千乘桥桥面距水面高度9.7米,一墩二孔,单孔跨径27米,墩船形,墩尖端雕刻成鸡喙形状。桥屋建24开间99柱,四柱九檩穿斗式构架,悬山飞檐翘角顶。桥造型典雅,雄伟壮观。桥志铭中“架木凌空,上拟虹横百尺;临渊累石,下同鼎峙千秋”之句是该桥的最好写照。

桥造形别致典雅,雄伟壮观。有诗云:
曲岸斜阳双羽泛,平桥流水数家分
十里烟霞迷处士,一潭素影斗婵娟

桥上看河谷的风景

另一面的风景

----------------------------------------
头屋顶有五角星,好像某个特定时代的象征。

一旁有为大叔,正在专心致志的擦洗几块石碑,说是文革时被涂上了石灰。
我猜想大概是那时是为了保护古碑,所以才将古碑用石灰掩盖起来的吧?

而今时代改变了,古碑上隽永的字迹,得意重见天日。
庆幸啊,那个荒谬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
桥的另一头是祥峰寺,寺外有石碑,落款时间为康熙年间,上面的字迹并不好看,却有种质朴诚恳的气息。

光影斑驳的墙上,有手写的历史简介。


寺庙门口石轮底座上的雕刻已经模糊,不知是个什么形象

----------------------------------------
桥边有菜地。
南瓜开着大黄花

朝天椒  烈火朝天

----------------------------------------
千乘桥头不远处还有八角亭。

很喜欢这个小亭子,虽然明显很大部分是近年修建的,但看上去仍然很漂亮。
造型端庄典雅,修长的飞檐翘角像女子的眉,秀丽之中又有南方的热烈与张扬。

有趣的是,亭子顶上好像还有个迷你的七级佛塔

----------------------------------------
水泥路边还有一座孤零零的节孝坊,上面爬满了青苔和其它类似的依附着的植物,像上了年纪的人脸上的老年斑。

----------------------------------------
林公殿,古典殿宇与平顶的白瓷砖房混在了一起,混搭。

殿内有古碑

捐款还排了名次

----------------------------------------
拐入小巷,随处可见古旧的痕迹。

----------------------------------------
巷内一幢老宅门口有联曰:“圣恩天广大,文治日精华”,主人显然是胸怀大志的。
屋内一片破败,蜘蛛网下,“振兴中华”的字迹苍劲有力。

一幢老宅有着高大的墙壁,有种直上云霄的气势

----------------------------------------
资料上说,棠口保留有建于清末的潘美顾医院和民国初年的淑华女子学校旧址,问了许多人都不知道在哪里。
祥峰寺的老和尚说,可能是在教堂那边。

小巷里的老人帮我赶开狂吠的狗,挑担子的大婶只给我教堂的方向。

看到了:

这是“牧师楼”。外墙上的碑文讲述着历史: 牧师楼始建与本世纪之处,时英籍萧爱美、郭恩赐两女士于棠口建立基督教会,有程荣光先生督建教堂、潘美顾医院、姑娘楼及淑华、陶英等学校……

原来,在这样偏僻的一个地方,英帝国用庚子赔款居然在这里建起了教会建筑群,在此传教、办学、行医,真有些不可思议。

淑华女子学校旧址

踏着颤颤巍巍的木楼梯,来到二楼的长廊

----------------------------------------
遇到一群来自屏南县的人,参观这一幢破败的房子,估计就是曾经的“妇幼医馆”或者潘美顾医院?

原来他们当中有人在文革时期曾在这里生活过,说这里曾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地方,有大片的西洋建筑。文革时期,女人曾在边上的棚子里养猪,男人的婚房就在这幢房子里……他们一边看,一边唏嘘感慨不已。

楼内的文革标语异常清晰


 

添加时间:2011-07-14  点击数:2181
| 版权所有:城南壹号    友情链接: 鼓岭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