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房间列表 | 订房指南 | 入住须知 | 在线订房 | 访客留言 | 关于我们
 客栈春秋
·白水洋旅游住宿首推客栈城南壹... 2014-06-26
·白水洋门票团购二维码--白水洋... 2013-06-19
·城南壹号全楼WIFI覆盖咯~白水... 2012-07-09
·白水洋优惠门票~手机来淘宝吧~ 2012-07-01
 探寻屏南
·白水洋攻略 福州至屏南白水洋...
·舌尖上的白水洋美食--白水洋旅...
·白水洋自由行推荐 屏南漈下村...
·屏南白水洋导游词~图文攻略20...
·绝美的屏南鸳鸯溪瀑布
 畅游天下
霸气攻略来啦!... 15个旅行中必须... 泉州咖啡馆
霞浦自由行[嵛... 海峡旅游通票开... 福建省旅游景点...
宁德三都澳自助... 张三丰 其人其... 福州自驾大全
白水洋、闽东北...
 城南杂谈
·纵横谈之51:5大“黑色时间”...
·纵横谈之50:三十而立 西藏旅...
·纵横谈之49:丽江小记
·纵横谈之48:冥想 感受自然
·纵横谈之47:福州仓山老洋房
 驴友行记
·闽南方向自驾游白水洋攻略 厦...
·白水洋门票优惠政策 白水洋攻...
·屏南县城公交路线 白水洋攻略
·闽南方向自驾游白水洋攻略
·屏南县城交通线路--白水洋攻略
查看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查看信息

 
漈下:涉台古村的生态文化旅游梦

好一幅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致

人鱼同乐

踏村日记

    地点: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

    日期:8月21日

    天气:多云

    (记者 蓝青文/图)五百多年的开基历史、明清古民居村落、清朝名将甘国宝、涉台古村……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不但拥有美丽的乡村景致,而且洋溢着浓郁的历史风情。8月21日,记者踏上这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感受这个古村的美景新貌。

    锦鲤古宅廊桥构建和谐灵秀山村

    沿着盘旋的山路,穿过屏南县城后不久,就到了漈下村。站在村口的公路旁往村里看,一座座黛瓦黄墙的村屋在一片苍翠之中次第向内延伸,村的外围是一个个用细竹相隔的菜地,一条溪流至村子里从容流淌而出,经过一座木拱廊桥,又潺潺流向远处。一阵清新的山风从村那头吹来,夹带着村子的灵秀气息,瞬间陶醉了记者一行。

    “从村的另一头沿溪而下是游览漈下村的最佳路线。”引路的甘棠乡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周盛锋介绍道。于是记者从村道斜穿至溪流上游,溪流恰到好处的把村子一分为二,中间或廊桥或石桥,或者干脆是些散落的石墩连接起了两岸。信步踱到一座石桥上,俯身赏溪,溪水清浅,间或有几尾锦鲤曳游其上,可就在说话间,从溪水深处忽然摇摆游出众多锦鲤聚于桥下,来回游动欢腾着,看起来好不兴奋。好一幅江南水乡的迷人景致!

    “它们这是向你们要吃的呢。这条溪里养有近千尾鲤鱼,素不怕生,一旦有听到热闹的人声,它们就来劲了,纷纷从水深处游出,等待上边的人给它们喂食。”见记者有些惊奇,村民笑着告诉记者。

    沿溪继续行走,两侧的房屋皆似浸润了漫长的悠悠光阴,黄土砌成的墙体充满斑驳,就像一本本古书,虽然纸张泛了黄,但用手触摸,却能感受到时光给它留下的厚实感。随手推开一座看起来颇为庄重的大宅,宅内一片宽阔,仅由一个庭院和一个大厅组成,檐梁之上装饰简洁,整体却不失大气之势。“这是我们旧时的官厅,供来往的官员休息之用,始建于1460年左右,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曾经的漈下是附近屈指可数的大村,村庄不但富足,在闽东一代也颇具地位,不但拥有官厅,还有着一座钱庄和驿站,无怪乎村民介绍起来,语气里带着丝丝的自豪之情。

    横跨溪上的两座廊桥让村子显得更加的秀美。比起村口的聚宝桥,位于村子中段的花桥更具人气,桥上坐满了纳凉的村民,这除了和其较好的地理位置有关外,与它梁上一台正在放映的电视应该也不无关系。大家热热闹闹的坐在一起纳凉、看电视,谈古论今,这种乐趣又岂是独自坐在家中看电视可以比拟的?

    花桥之下,有村妇正在溪边浣洗衣衫,吸引了一群锦鲤前来追逐嬉戏,人鱼间在悠悠山水间显得如此和谐,好不令外乡人艳羡!而一旁的木廊之上,有老人悠然倚廊而坐,手上轻摇着自制的羽扇,目光祥和又满载儒家气息,古村的历史文化瞬间浓缩在了这一个画面中。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漈仙宫

村口的木拱廊桥--聚宝侨

“语录楼”如今成了村文化中心

 

    尚武成风走出一代清朝虎将

    让漈下村民引以为豪的除了秀美的山村,还有他们的先人——清朝名将甘国宝。从水师参将到台湾总兵,从福建水师提督到广东提督,甘国宝的守卫身影遍及福建、广东、贵州、山东、浙江等地,书写了一段戍台名将、护国虎将的精彩传奇。漈下也由此成了一个涉台古村。

    在村中,有一块乾隆皇帝御赐给甘国宝的“福”字金匾,这是甘国宝在乾隆三十三年(1769年)十二月省亲时带回。匾额实木制作,深重而厚实,红底金字,虽然经过数百年风霜浸润,漆色仍十分清晰。一直以来,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将其代代传承,将先人的荣耀铭记在心,也将先人的精神代代流传。

    漈下村历来尚武,继甘国宝后武风更甚。除了在省内已打出一定名气的虎尊拳,先民们还创新了狼筅功、锄头功等这些有着乡土气息的功夫。“我们村的先祖是武将出身,因此来到漈下定居时把习武之风也代代流传了下来,在我们后山至今保留着一片‘跑马场’,它就是当时先祖带领子女习武用的,白天下地耕种,晚上跑马射箭就是当时我们先祖生活的写照。”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位于村后山中的跑马场,跑马场处于山中开阔之地,大约两个篮球场大小,至今其上仍是大片被马蹄踏平的黄土地,杂草并不多,仔细寻找,还能找到漈下先人当时练习时的上马石。风吹着跑马场四周的树林猎猎作响,当时漈下人策马扬鞭,呼啸着在场中来回练习的雄壮场面仿佛随着风声再现眼前,令人不禁也心生豪迈之情。

    在跑马场中,漈下虎尊拳的第七代弟子代表甘代松老师傅演练了一番虎尊拳的套路,使记者得以一饱漈下武学之威力。但见其拳掌勇猛,出势短促有力,由于讲究速度,每一式击出都带着一阵拳风,每一声的呼喝都带着无限气势,令人不由感叹漈下百年武学的传承果然名不虚传。

花桥成为村民谈古论今之所

古时“跑马场”

见证漈下辉煌的官厅

 

    发展生态文化游 描绘古村新美景

    咿呀推开村中一座木质大宅,在其中的一间大屋内,摆放有整齐的书册,不少村民正在其内津津有味地看书或读报。这里就是村图书阅览室,内藏有科技、文学类图书1000多册,报刊七八种,吸引了许多村民闲暇时间就往阅览室钻。“别看现在的漈下优美洁净,村民精神面貌饱满,可在以前村民不但只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别说丰富精神文化,就连村容村貌都比较脏乱,村中的小溪常常垃圾漂浮。”谈起漈下的变化,村民的语气里充满了感慨。

    “2002年在县、乡扶持帮助下,村民们发展了新产业——反季节蔬菜。近年来又引进了早、中、晚熟三个品种的水蜜桃,使村民人均收入从不到2000元跃至如今的3600多元。”村民主任介绍道,“下一步村里打算成立农村合作社,将村中农业逐步市场化,同时也能尽量规避农业风险,并利用县、乡、村三级技术力量为村民提供产业指导,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

    逐步摆脱贫困的漈下村,在县和乡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做起了“生态文化旅游”这篇大文章来。近年来,村民们利用自身的优势,疏清了溪道,以古村、古镇风貌为特色,吸引了不少的游客。“2007年,我们请来了省里有关专家为漈下村做了整体旅游规划设计,目前我们正从环境保护、古民居保护修缮、道路拓宽等多方面逐步展开工作,让游人每次到漈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每次来都有新亮点。”从村党支部书记李蜜言语中,可以感受到,漈下正本着务实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的在描绘着美好的前景。

漈下古城楼——涧水安澜

漈下独特武学狼筅功

 

    【专家点评】

    胡小青,屏南县脱贫办主任,长期组织和参与漈下村发展规划。

    漈下于明正统二年开基,至今已有570多年的历史。漈下古村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涉台古村,戍台名将甘国宝祖居地,是古代宗法制度及涉台法缘古村落的典型代表,集村落文化、名人文化、武术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生态文化于一体。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一是村落营造和建筑风格以闽东北乡土风格为基调,融合了徽派和浙派建筑风格;二是乡土文化特色浓厚。如:马仙信仰,特有的谢冬、议冬习俗,民间武术、戏剧,特色小吃等等。三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如:鲤鱼溪,南方油杉林,后门山松树林等。漈下村古村保护与开发,基本上做到了:一、保护与开发相结合,开发服从保护,开发促进保护;二、坚持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三、历史文化名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些做法在实施过程中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建设漈下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奠定了基础。

    美丽乡村贴士

    玩点:溪涧逗鱼赏鱼、古民居村落、古廊桥、龙漈仙宫、峙国亭、跑马场等;

    特产:反季节蔬菜、水蜜桃;

    美食:糯米炖母鸡、青草药膳等;

    交通:屏南城关驱车15公里即可到达。

 

添加时间:2010-06-11  点击数:1983
| 版权所有:城南壹号    友情链接: 鼓岭旅游